• +86(597) 6816178

  • 08:00 - 18:00

时间:2024-12-23 05:59:04

必一体育:论总体战:北约北扩美国的损失必将大于俄罗斯

来源:必一体育下载 作者:必一体育app

  关于北欧二国加入北约的目的和前因后果,天涯在 一文中已经做了深入分析,今天我们主要讲讲这个事情的规律性发展趋势。

  这两天我看了一些分析,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俄罗斯遭受的重大战略挫折,俄乌冲突帮助美国强化了北约,得不偿失等等,其推导逻辑是这样的:

  现在芬、瑞加入北约了,北约同样扩大到俄边境,北约和俄罗斯的接触线不减反增,说明这场冲突已经产生和俄罗斯目标完全相反的结果;

  面对这个事与愿违的新事实,俄罗斯没有像在乌克兰一样强力反制,说明俄罗斯的实力已经跟不上了,只能无奈接受、进退两难。

  还是老问题,只看眼前不看历史,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更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似是而非,是不对的。

  认为“芬兰和瑞典一直不想加入北约,是这一次俄罗斯大打出手才导致发生急剧变化”,这种观点叫陈述部分事实,是不全面的。

  冷战结束之后这两国和北约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密切,从事实层面早已经是准成员国的级别,多年来只差捅破组织层面最后一层纸。

  1996年,首次参加北约军事行动,出兵波黑地区(尽管完全没必要,但芬兰还是派了一个营加入北约驻军SFOR,澳大利亚更积极,连PfP成员都不是也派兵);

  2009年,升级北欧防务合作组织,实现与北约实现兼容(北欧防务合作组织五个成员国中除了芬兰和瑞典,其他三个丹麦、冰岛、挪威都是北约成员);

  这一路走来的结果就是,自2014年起,芬兰和瑞典双双成为北约伙伴关系互操作性倡议(PII)下所谓“增强型机会伙伴”,几乎年年参加北约举办的“三叉戟接点”军事演习。

  关于北约的互操作性倡议及其他一系列机制的形成历史,我们在上一篇分析其亚太化问题( )时有详细介绍,目前它的“增强型机会伙伴”总共有六个,除了芬兰和瑞典,另外四个是澳大利亚、格鲁吉亚、乌克兰、约旦。

  2020年11月25日,北约发布《北约2030:团结面对新时代》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在北欧和南欧地区的双线军事部署,迫使俄罗斯进行多重防御消耗,即所谓“抵近钳制”战略。

  也就是说,北约对这三个国家的扩大是一个长期的既定战略,而非现在因应俄乌冲突才出现的最新变化。

  历史上,苏联就曾有过多次关于加里宁格勒军事化的讨论,最后均为了避免引起军事中立的北欧的反弹而被摁下。

  这次核演习非常硬核,内容是可携带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移动式弹道导弹系统的模拟“电子发射”,演练科目是对敌方导弹发射装置、机场、受保护的基础设施、军事设施和指挥所等目标实施单次和多次打击,以及在辐射和化学污染环境下作业。

  吸收芬兰和瑞典之后,加里宁格勒将真正成为北约欧洲版块的心腹位置,这个位置受到如此严重的威慑,难不难受北约应该冷暖在心头。

  尤其是美国,在北约内部已经为军费而闹得相当不愉快的情况下,长期存在这样一个必须严防死守的漏洞,究竟是得了面子还是得了里子,它心里也应该有数。

  因此,用“无可奈何”和“嘴硬”来评价大国间的表态,相当于把一个融合历史、、军事和地缘的问题看成过家家,这是国际关系观不成熟的表现,我们应予以改进。

  至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开头讲的俄罗斯重大挫败论的第二、三个,也是最核心的观点,即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重创了俄罗斯的军事国防布局、而俄罗斯无力反制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芬兰加入北约,对俄罗斯的负面影响是有,那就是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加大对大西线的投入,同样是长期失血点,但这个影响谈不上重创。

  那么,其第一个观点,即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所反对的北约逼近,现在在北欧变成现实,这总算事与愿违了吧?

  这个结构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外部势力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而当本国成为大国角力前沿时,必然带来不稳定性,斗争也必然失控。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必然导致两个后果,第一个是亲俄势力将承受长期压力,第二个,就是对北约的军事部署将变得毫无底线。

  而这两个后果,再结合更根本的历史、,届时将使得乌东问题变得更加灾难性,局面更加无法收拾。

  事实上,这三十年来北欧二国之所以始终没有迈过成为北约正式成员的门槛,恰恰就是因为内部对加入北约之后必然带来的俄罗斯反制力量具有很深的忌惮。

  而本轮俄乌冲突结束之后,从过去数十年的实证经验来看,反对长期军事对抗的在传统保守主义氛围浓厚的芬兰和瑞典大概率都将重新回归。

  这种成熟度和稳定性,正是北欧二国和乌克兰国内最大的不同,因此决定了两个问题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方面,从地缘上看,乌克兰镇守欧洲东大门,事关俄罗斯的欧洲生命线。无论从历史、经济还是民族、文化角度,只要俄罗斯的国家定位还是欧亚国家,它就必须保证这个大门不能关上,否则将更加彻底被排除出欧洲。

  也就是说,对俄罗斯而言,阻止北约扩散到乌克兰才是根本,至于能不能阻止北约进入北欧根本不是原则性问题。

  再结合上述第一点的分析,在北约的既定计划是南北夹击的情况下,可以说俄罗斯抓大放小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看懂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俄乌冲突的影响其实是俄罗斯瓦解了北约的既定战略,而非俄罗斯成就了北约的计划。

  归根结底,北欧二国加入北约,对俄罗斯而言相当于只是把一个长期坏账进行确认和销账,谈不上是新的重大损失,因此并非重大挫败。

  因为俄罗斯重大挫败了,而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所以俄罗斯最终只能在投降认命和彻底失控中间做选择。

  北约的南北两线夹击目标,现在只能实现北线,南线希望已经破灭,但这并非美国的损失,它只是比原计划多付出的同时少得到了一些东西而已。

  北极理事会八个成员国中除了俄罗斯,另外七个(美、加、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全部是北约成员。

  大前天俄罗斯已经宣布退出波罗的海理事会,按照目前的局势演化,如果局势进一步升级,不排除俄罗斯在本次轮值主席任期结束后退出北极理事会的可能性。

  一旦这种局面出现,美国推动北约全球化的策略将被打断,不得不集中精力应对在北极业已落后的竞争局面。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估算,北极拥有世界未发现、可开采资源总量的22%。其中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13%,约900亿桶;天然气储量占30%,约1670万亿立方英尺;液化天然气储量占20%,约440亿桶;煤炭占25%,仅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两地就超过11000亿吨。

  除了能源资源,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也举足轻重,如黑色金属类的铁、锰、铬和钒,有色金属类的铜、镍、钴、铅、锌、锡、锑、铋、汞、铝、硒和碲,稀有金属类的钛、钨、钼、铍、锂、铌、钽、锆和镧系元素,贵金属类的金、银和铂族金属,非金属矿产类的金刚石、石墨,以及战略性矿产类的铀和钚等。

  在世界能源和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北极可以说直接事关人类未来一百年发展动力会不会枯竭的问题。

  北极地区共有两条航道,一条是欧洲到北美的西北航道,线路为欧洲-格陵兰岛-加拿大北极群岛-阿拉斯加北岸,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

  另一条是欧洲到东亚的东北航道,线路为西欧-北冰洋-白令海峡-东亚,因为主要航程在欧亚北边,因此也称为北方航道。

  北方航道比传统的欧洲-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航道整整节省了40%的航程,平均减少约一周的运输时间和每船65万美元的燃料费用。

  在去年苏伊士运河堵船导致欧亚供应链发生紊乱的突发事件之后,保持一条通畅的备选航道就成为摆在整个亚欧面前的迫切日程。

  以前俄罗斯乃至苏联也曾多次考虑过开辟这条航道,但由于北冰洋常年坚冰覆盖导致开航成本非常高,只能作罢。

  2007年的时候,北冰洋突然毫无预兆地加速缩小,于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做了一个研究,然后就得到一个惊人的结论:

  (这对于去年货物进出口贸易39.1万亿元、90%货物运输依靠海运的我们国家来说意义有多么重大,相信大家都懂。)

  因为此后冷战迅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