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597) 6816178

  • 08:00 - 18:00

必一体育:“让寨子不发生火灾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有这样一位消防员,常年扎根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参加消防工作16年,只回家过过一次春节,逢年过节,基本都在上山下乡、进村入户帮助当地侗族同胞排查火灾隐患、宣传防火知识。

  今天要讲的主人翁名叫何后祥,1986年11月出生,2004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贵州盘县人,现任三江县消防救援大队雅桂消防站站长助理,荣立三等功3次,优秀士兵7次,嘉奖7次。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今年又要食言了,等我忙完这段时间,一定好好回去陪你们,咱们去餐馆补年饭。”刚和老婆挂完电话的何后祥又给林溪镇冠小屯的村干部打去电话:“您好,我是三江消防救援大队的小何,请问您今天上午有时间吗?我们准备去寨子开展村寨消防安全检查,麻烦您那边派一名村干与我一同开展工作。”联系好村寨干部后,何后祥便赶往村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受聚居习俗和地理条件制约,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村住房多为木结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当属于风雨桥和鼓楼,连片式木质结构居民楼存在着房屋耐火等级低等火灾隐患,因此,开展村寨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十几年的上山下乡,曾经晕车的何后祥早已不惧沿途崎岖的山路,轻车熟路准时到达冠小屯。走进村寨内狭窄崎岖的小路,与村干部汇合后,挨家挨户认真叮嘱村民们用火、用电、用气及柴草安全堆放注意事项,指导村民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多年来,不知送出了多少份消防安全宣传资料,也正是得益于这挨家挨户的检查、宣传,曾经一把火回到解放前的连片村寨如今已经很少发生火灾了。

  “自从政府实施‘五改’工程以后,我们用电放心了,睡觉安心了,下田务农,放娃崽在家也放心了咧!”

  听着老乡发自内心的话语,何后翔情不自禁露出欣慰的笑容。以前村寨防火工作“很难搞”,由于火灾是木质结构寨子的最大敌人,村民“谈火色变”,觉得不吉利,消防员在村寨里是不受欢迎的,帮村民排查房屋里的火灾隐患甚至会遭到驱赶。

  为了克服这种困难,作为一个贵州人,何后翔学习了大半年的侗语,在寨子里遇到村民就凑上去打招呼,经过长期“热脸贴冷”,和村民混熟络了之后,在村民家做客时从侧面来提醒村民家里的火灾隐患,教村民防火知识,慢慢的,寨子的火灾防范能力上去了,火灾发生少了,村民们这才逐渐认可他的工作。

  “阿婆,新年好呀,你这个熏腊肉啊,要离木房子远一点,一定要有人看在旁边看着,人走了要把明火熄灭。”走到哪,何后祥都喜欢凑上去和村民聊上两句,提醒他们注意防火安全。“这是村寨防火安全的一封公开信,它里面介绍的是用电用火规范,可以看一下学习一下。还有就是过节了,小孩子喜欢玩鞭炮,然后我们作为老人要有个义务提醒他,不能在柴火堆里玩火放炮。”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辖区内有15个乡镇,共有侗族风雨桥一百零八座,鼓楼一百五十九座,还有大量的侗族木质结构民居建筑群。冠小屯算是中等的寨子,快步走一圈需要1个多小时,除了检查村子里的消防设施,还要帮助村民排查火灾隐患,培训消防安全知识。有些高位消防水池为了保证水压都建在山顶,上去一趟也差不多要1个小时。一天下来,何后祥朋友圈的步数最少也得是2万以上。

  单位发的作训鞋质量好,不容易穿坏,很多队员穿不完的都是拿回家送给亲戚朋友。干消防工作这么多年,何后祥却没有存下来一双鞋,他脚上的鞋平均2个月就磨透底了。

  在冠小屯转完一圈,检查完各项消防设施,已经差不多到饭点了,何后祥走进村里的小卖部,一桶泡面就这一瓶矿泉水就把午饭凑合了。“也不是每顿都吃泡面,有时候村民会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又不要我们的钱,次数多了我也不好意思去。”当被问到为什么在这种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还能坚持下来时,何后翔说:“把我这十几年所学的消防知识和防火经验,都传授给少数民族村民,让寨子不发生火灾,是我最大的心愿。”

  总有一种坚守让我们动容,总有一种付出让我们感动。何后祥用他的担当,用他的脚步,踏出了一条少数民族村寨的平安之路。

  杨立章,1995年10月出生,云南昆明人,2013年9月参加消防救援工作,现任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银山消防站装备技师,消防士,先后荣获优秀士官1次、嘉奖3次,获评总队“十佳装备技师”一次,支队级优秀装备技师一次。

  杨立章曾在每年总队级岗位大练兵比武竞赛中获得多项名次,今年还代表广西消防出征全国“火焰蓝”武。作为一名工作7年的老队员,他就像一面旗帜,身先士卒、刻苦训练,冲锋陷阵、不畏生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消防员的责任与担当。

  刚来消防时,部队还没有转隶,部队尚武,军事业务训练强度大。然而,新兵时的杨立章1米74的个头只有110斤,因身体单薄,爆发力不足,各项训练科目总是拖后腿。为此,杨立章暗下决心:当兵就当有本事的兵,用行动证明我能行!

  此后,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在训练场上,战友们时刻都能看到一个从来不知疲倦的身影,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长跑训练使脚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梯类操作,在腿上留下了道道伤痕。除了每天完成中队安排的正常训练科目之外,杨立章还要给自己加练,每天晚上熄灯前,还要坚持做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体能项目。入伍7年来的一千多个日夜,没有一天例外......对于这样的坚持,他说:“不想掉队,不想给集体抹黑,所以我必须时刻保持状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动作有错,练!要领不熟,练!速度不够,练!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中队装备技师,不仅在体能训练上为自己增加筹码,在业务训练上,杨立章更是精益求精,消防器材科技含量高,操作程序非常复杂,比较难掌握,但经过刻苦钻研,中队十几类,80多种消防器械他样样精通,能讲解、能操作、会保养,所有技术参数烂熟于心。经过日复一日的苦练,杨立章已经怀有一身绝技,但他深刻的知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自己成长的同时,应该在队友中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在自我提高的同时,他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主动帮助队友们提高器材操作标准要求、体能素质和业务技能。

  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战锻炼,杨立章在消防业务能力、抢险救援经验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2019年3月,经过层层选拔,杨立章被总队“火焰蓝”比武集训队选调,备战全国消防比武竞赛。在集训中,他精学业务,认真钻研,不畏酷暑,苦练加巧练,一次次的尝试,一秒秒的提高,身上一个个坑坑洼洼的伤疤印正了这段艰辛的岁月。

  12月份,总队“三知三会”车辆装备训练如火如荼,刚从全国“火焰蓝”武和12月初总队举行的全员岗位练兵比武的赛场上下来,杨立章便主动申请加入了“三知三会”车辆装备比武集训队。

  在比武竞赛中,杨立章是担任纵深灭火救人操中的3号员,对操作无齿锯切割钢板异常熟练。此次集训,教练员让杨立章主练无齿锯锯片更换切割钢板操,这个项目不单单需要切割钢板,还要对无齿锯进行拆装,更换锯片。为了突破无齿锯拆卸和组装的瓶颈性难题,杨立章向教练请教、向队员学习、向书本要答案,每天的训练都是最后一个收操。每每找不见人的时候,他一定躲在训练场上和无齿锯“较劲”,反复研究拆装动作。

  在这场激烈的比拼中,杨立章从14个地市参赛队共196名参赛队员中脱颖而出,拿到了战斗员岗位第一名的好成绩,又一次向大家证明了自己。

  全国“火焰蓝”武、总队全员岗位练兵比武、总队“三知三会”车辆装备比武……能力突出的杨立章俨然成了“比武专业户”。负责带集训的教练说,“杨立章身体素质一般,但在他身上丝毫没有90后的浮躁,性格踏实、稳重,有种不服输的劲头。”队友们说“跟他一起训练就是有安全感。”

  不仅是在竞赛场上大展身手,在灭火救援中,杨立章也绝不含糊。工作7年,杨立章参与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上千余次,抢救被困人员多达上百人,不管是火场内攻,还是事故救援,他都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奉献与坚守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消防情怀。

  在一次民房火灾中,有三名人员被困,因火势不断向楼上蔓延,位于楼中的居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队到达现场后,杨立章带领内攻小组利用6米拉梯从二楼破拆金属防盗网进行内攻,在救出第一名被困人员后,因三楼被困老人年纪大腿脚不便,无法通过梯子进行营救,杨立章只能守在老人身旁,并把空气呼吸器给老人呼吸,等待楼道大火被扑灭后才将老人背下楼。由于长时间在高温浓烟中持续作战,在救下老人的一瞬间,他一下脱力瘫坐在地,其他队员们见状马上帮他卸下装备,但他只在一旁休息了片刻便又投入到灭火战斗中。

  记得有一次,在柳南区航鹰大道一小区17楼楼顶,一女子试图轻生,杨立章到达现场后,发现女子坐在阳台上,手扶着一根栏杆,靠坐着不到20厘米长的阳台边上,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坠楼惨剧。情况紧急,杨立章与队友来到17楼,发现女子情绪非常激动。此时他和队友商量等待女子注意力分散后,一同上去将其救下,由于女子十分机警,不让任何人靠近,杨立章和队友在烈日下静候了三个小时等待一个机会,就在民警与女子交谈进行时,杨立章把握住机会,迅速跑到女子身后,稳稳地将女子抱住,从阳台上拉了回来,化解了此次危难,就在女子获救的瞬间,楼下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杨立章却已悄然离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七年来,从一名“菜鸟”到今天的消防业务尖兵,杨立章一步一个脚印,开拓着属于自己人生的宏图,在最美好的年纪,奉献着自己无悔的青春和热血,履行了一名消防员“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