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是非洲、南美洲等几十个处于热带的国家老百姓的主粮。但在2012年以前,因栽种模式较为落后,非洲木薯的产量仅为每公顷9-10吨。而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下的非洲地区,木薯种植每公顷达25吨,产量翻番。
11年前,中国援建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后,海南热带农业专家赶赴非洲,他们克服饮食生活不便等条件,甚至与学员们同吃住,顶着烈日手把手教当地农民栽种、管理。在项目结束验收时,海南热带农业专家不仅用技术收获了农民和当地政府的好口碑,更增进了海南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情谊。
2012年,来自中国热科院品资所木薯研究室的热带专家张振文到刚果(布)之前,就做足了心理建树。“非洲地区的条件有限,要尽可能地自己想办法克服。”尽管如此,真到了刚果(布),简陋的生活条件还是让他受到不少震撼,住宿环境差,水土不服成了专家们遇到的头一个难题。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农业基地里指导当地农户种植技术。看到当地的农民把坑里的雨水沉淀之后直接取用了,这样的水喝了难保不会拉肚子。”张振文回忆,但要扎根在基地吃住,饮用问题还是要解决。张振文在授课闲暇之余,便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净水装置”,利用纱布等将雨水多层过滤后再取用,这样才解决了饮水上的难题。
事实上,海南热带农业专家赶赴非洲地区,都难免会遇到这些难事。住草屋、啃木薯,染上疟疾、皮肤遭到叮咬发痒等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尽管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带着“使命”和“任务”而来的专家们却没有退缩,反而是亲力亲为,一头就扎进了基地里,学员们同吃同住,手把手传授栽种技术。
曾赶赴乌干达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的“一带一路”国际木薯科技创新院院长陈松笔对这一幕记忆尤深:为了在示范基地进行机械化生产,专家们通宵跟车运送设备。“当时的山路很颠簸,但在车上的专家们却不喊苦累,坚持将设备运到基地后,下了车又马不停蹄地检查设备,直到确认无误才去休息。”陈松笔说,海南热带农业专家们从不因条件艰苦等原因而退缩,在培训过程中都是亲自下地示范指导,这令许多当地农民、政府官员都感动不已,纷纷给中国专家点赞。“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交流领域,只要说起CATAS(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他们都很熟悉。”陈松笔说。
在陈松笔看来,非洲的土地非常肥沃,但因栽种技术落后,加上非洲木薯易患褐条病和花叶病,导致长期以来非洲地区木薯的产量仅有每公顷9-10吨。到达非洲后,海南热带农业专家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传授给当地农民种苗繁育、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我们在非洲地区通过机械化栽培,产量能达到36.2吨一公顷。”陈松笔介绍,当前华南5号、华南8号、华南14号等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在“一带一路”国家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平均产量达35-45吨/公顷,提高当地单产2-3倍。专家们在这些木薯新品种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栽种情况选育出抗病性更强的品种,通过审定后将在非洲地区推广种植,提高非洲木薯产量。
多年来,中国热科院储备了良种及栽培、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用技术,通过提供种质资源、信息服务、培训服务,科普服务等方式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为5个国家派出援外专家,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种植木薯提供技术支持。
有了品种和技术支撑,中国企业也开启了“一带一路”实践。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PPM亚洲林业有限公司、中兴能源公司、中地海外公司、坦桑尼亚时代集团、香港金铿集团等20多家企业走出去,在东南亚国家的柬埔寨、菲律宾、老挝和非洲国家的刚果布、刚果金、尼日利亚、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坦桑尼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10余个木薯示范基地。
当下,让刚果(布)人民期待的是,由海南热带农业专家打造的木薯加工生产线将在年底投入使用,该条生产线运营后,将为刚果(布)带来每天10吨木薯粉生产加工能力,改变刚果(布)人民长期依靠水泡加工木薯粉的生产方式,提升木薯粉品质。
“依托海南热带农业试验田的作用,我们在儋州打造了木薯生产加工基地,今后将为更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示范服务。”张振文介绍,今年年底,儋州东城镇木薯加工厂将投入运营,孵化更为成熟的加工技术后将辐射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坐落于海南的中国热科院基地每年都迎来大量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农业技术学员。十年来,中国热科院派出多名农业专家开展热带农业生产调研和技术指导,先后培训了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学员,接收外国青年科学家来中国开展学习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援外培训,为提升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影响力,实现世界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育红说,依托热带农业科技,海南将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