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兴趣使然50多岁的蔡雪安学起了灯笼的制作。2013年从铁路部门退休后,闲不住的他正式开始全职做起了灯笼。这一做,虽然半路出家,但真做出了名堂。
在不久前公布的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81岁的蔡雪安作为西兴竹编灯笼项目传承人榜上有名。
年前刚刚忙完西兴古镇上千个灯笼的大单子,蔡雪安又投入元宵灯笼制作。“老是老了,但只要有需要,我就会继续做下去。这是好事,证明大家还关注着这门老手艺。”说到这里,蔡雪安停下了手里的活,抬起头,脸上舒展开了灿烂的笑容。
“最开始是用来工作之余打发打发时光,没想到退休后反而比上班时候还要忙了。”说到自己与灯笼的渊源,蔡雪安笑着表示,自己其实是受到家里影响。“家中父亲最早是做灯笼的,哥哥也有一双巧手,做得蛮好。”
原本计划着退休后看看书、喝喝茶,做个潇洒的小老头。迷上做西兴灯笼后,蔡雪安书也不看了,曲也不唱了,一门心思扑在做灯笼上了。现在的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做灯笼时打开收音机,边听曲边劳动。
“年纪确实是大了,有些做不动了。我小妹之前还总是打趣我,说我做灯笼做出一身病。”蔡雪安表示,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久坐是家常便饭,也因此自己现在背有些驼了,还有点高低肩。“眼睛不够好使了,看得不是很清楚。”
“灯笼的形状脑子里要有数,上手以后全凭熟能生巧的手感。太松,灯笼形状不好。太用力,竹子容易断。”
“编好还要再细细检查一遍,把毛刺去掉,不然等下糊灯笼纸要戳破的。”从编制灯壳开始,老人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解释每个步骤和需要注意的细节。
“浆糊的制作要精心些。水和面粉的配比要把控好,不然效果就差了。刷的时候也不能太省料,不然太阳一晒就翘起来了。”蔡雪安表示,自己的灯笼都是面粉糊的,一些灯笼一连挂了六七年了,“还是结实得很。”
糊纸前,蔡雪安把灯壳挂在了自制的板凳架上,对他来说,东西都是自己随手做的,“用起来更顺手些”。随后,他拿起刷子大力地在壳子上来回刷了起来,拿出薄而韧的桃花纸包裹灯壳后又重复起刷浆糊的动作,直到完全服帖能够清晰透出灯笼壳的脉络。
一个个灯笼壳穿上“贴身的衣服”在竹竿上排成一排,等完全晾干后则将进入下一个关键步骤。这也是西兴灯笼的精髓所在和手艺人的情感倾注。
精益求精的蔡雪安60岁时还专门去上老年大学,更为专业地学习了画画和书法。“学过以后作画就更自信了,有更多的艺术空间可以去发挥。”
对于今年最为流行的龙,蔡雪安画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颜色要用得鲜艳些,可以用蓝、红、绿,龙鳞也要勾勒地片片分明,龙须也要飘逸一些,这样看上去更鲜活更吸引人。”
打底、描边、上色,为了一幅画,蔡雪安经常保持同样的姿势一画就是大半天。然而,只要有细节他觉得画的不够好,就会较真地再来一遍。
包括要用到的底盘,圆木盘也是他一个个亲自用机器切割好的。这之后,蔡雪安会凑近在正中小心地钉上一只铁钉,直径两端插入铁丝,铁丝上端伸出灯笼壳,扭一个便于提挂的圈,等画干后涂抹桐油定型,最后套上灯笼,一个精美的西兴竹制纸糊灯笼就出炉了。
“每一步看着简单,想做好却不容易。”蔡雪安笑着说,制作好一只灯笼需要20多道工序,后来自己的性子都变得不那么急躁了。
“西兴竹编灯笼的鼎盛时期是南宋,当时宫廷所用灯笼全出自西兴。”说到灯笼的历史,蔡雪安一脸骄傲,随后又向记者列举起了灯笼的种类:堂灯、八寸、高扣……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照明用不上灯笼,但是灯笼又多了很多意义。”在蔡雪安看来,如今的灯笼更多带给人们祈福的灵感,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长寿的美好期盼。
元宵节前的杭城气温骤降,还伴随着雨水。对于蔡雪安来说,潮湿的天气会拖长灯笼糊纸后晾干的节奏。为了赶进度,他穿起加绒棉裤,几乎一整天都泡在工作室里做灯笼。
今年新年前,蔡雪安刚做了1500个。红红火火的竹编灯笼全部挂在滨江的西兴古镇老街上,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他手头的事情全停下,还要花上两个月才能完成。”工程量虽然不小,老爷子却乐在其中。在蔡雪安看来,自己亲手做的这些灯笼不仅增添了节日的热闹喜庆,也让珍贵的非遗文化能够被看见,所以这个习惯他便每年坚持了下来。
除了街道社区要用的灯笼,今年的元宵节蔡雪安还创新做了一些小灯笼出来。“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拎着也不重,灯笼图案我也是画了各种小动物,更俏皮一些。”
交谈间,街道的工作人员刚好上门来“讨”灯笼。“都做好了,一个不少。”蔡雪安利落地从里屋把一个又一个灯笼成品拿出来。灯笼上,有栩栩如生的神龙、凤凰,鲜艳欲滴的牡丹、杜鹃,还有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字样的灯笼,格外接地气。
蔡雪安精湛的手艺也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顾客,价格十多块起。虽是薄利,但面对每次专程找来的顾客他总是一口答应,“有人喜欢我做的灯笼总归是很开心的。”
除了爱做灯笼,蔡雪安更致力于西兴灯笼手工艺的流传和保护工作,他所在的西兴灯笼协会不仅在滨江的中小学教授学生制作竹编灯笼,还在社区开设西兴灯笼编制培训班。
“这个元宵节西兴老街和运河广场还邀请我去非遗展示活动,希望这项老手艺能被越来越多人看到。”作为西兴竹编灯笼最年长的传承人,蔡雪安迫切地等待着有人能延续他对于这一门手艺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