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刘泥巴,大名刘国瑞,他精通圆木微缩技艺、武汉花灯扎制技艺、剪纸等,同时被认定为这三项非遗项目的省级传承人,且能将一身绝技融会贯通。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汉阳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传承园,见到了今年68岁的刘泥巴。
“来到鹦鹉洲,一个好码头;日晒黄金夜不收,遍地杉树和楠竹……”一曲天沔三棒鼓唱出了汉阳鹦鹉洲当年的繁华。这里曾是重要的竹木集散地,养育了成百上千的手艺人,刘泥巴的父亲就是当地一名木匠。
“小娃不动,长大无用”,“做手艺不要一毛三快”,父亲教导这个小名“泥巴”的孩子自幼要多学艺,并刻苦练习精益求精。他很小就跟父亲学做木匠活,十来岁就能修钟表。到十二三岁时,刘泥巴听说“写写画画在厂里吃香”,又开始苦练书法、绘画。
“我掌握的多种技艺,其实是融会贯通的。”刘泥巴说,受家庭熏陶,他很早就学会圆木匠的手艺,家里大量木片、竹篾又为他学花灯提供了便利,为装饰花灯,他又钻研了剪纸。
木匠分多种,其中做围桶、盆的是圆木匠,其技术含量很高,匠人不用胶水、铁钉,仅用锯、斧、凿、刨、钻等工具,能将木料箍成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器物,且做到“滴水不漏”。
“打箍呀,打箍呀”,随着木桶、木盆等退出历史舞台,这一老武汉人熟悉的吆喝声也消失了。为传承这一技艺,刘泥巴于多年前起潜心研究起圆木微缩技艺。他用紫檀木、黄杨木等制作了20多套微型圆木家具和一套工具,2002年获得湖北省首届绝技绝活大赛金奖;2012年9月,其中的《木盆》等六套作品赴美国旧金山、纽约参加中国武汉民间工艺作品展。去年,指甲盖大小的作品《嫁妆》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几天前,数名到这里游玩的年轻人看到刘泥巴的作品后啧啧称奇,询问是怎么做出来的。刘泥巴答道,“这要严丝合缝的制作手法,有的还需借助计算机计算后再动手做。”
在刘泥巴的工作室,一件庞大的高龙花灯指引记者打开刘泥巴艺术人生的另一扇窗。他自豪地说,“前几年,我带领全家上阵,在汉阳晴川阁连续举办了三届春节花灯个展,人山人海,一度引发交通管制。”
刘泥巴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扎花灯,因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注重“神形透光彩”,又融合了声光电技术,他扎的花灯别具一格,形神兼备、肌理丰富,白天、晚上都有看相,且能唱能动。在第十届亚运会上,他携花灯作品“猪八戒跳迪斯科”进京展出一炮走红。
刘泥巴说,“如今单列出来的剪纸,其实早就用在花灯装饰上”他攻一行精一行,将剪、刻、撕、烧等多种技法融会贯通于作品中,如今在剪纸方面也成绩斐然。令他欣慰的是,这些技艺“后继有人”,他女儿在跟他学剪纸,儿子也将要辞职潜心学圆木微缩技艺。
刘泥巴这个绰号,很有童趣,也很亲切,所以能叫得响。玩过泥巴的人,无疑会对土地多一层理解。比如我们说草根,是因为我们有过在泥土里看到过草根的经验,心里便有了草根这个形象。民间艺术,都是尘埃中开出的花朵,像草根藏身于泥土那样贴近生活,活泼生动。时代在发展,生活的土壤在发生改变,民间艺术也在变化着。我们呼唤新的,不忘旧的,期待创新,做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