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通过村集体经济自建小型加工厂、引进生产设备,或发挥资源优势,引进生产企业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参与到村级集体经济建设中,通过产品加工带来产业利润。
打号村辖252户1090人,2020年初,在村级党组织的带头引领下,成立打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创办了兴号木业公司,公司法人由合作社理事长担任,经营木材加工业务,走加工型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道路,带动种桑养蚕、劳务公司等多元发展,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320万元。
一、聘请职业经理人公司化运营。为实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聘请本村常年在外从事家具生产和销售的返乡创业能人作为职业经理人,负责集体经济组织木材加工产业的经营管理,具体负责资金运作、资源整合、技术改进、市场销售等工作。同时,聘请1名财务人员,按季度将合作社发展情况和财务明细进行公开,实现组织规范、运行有序、公开透明的格局。
二、创建木材加工厂实体化运营。为解决运输和场地问题,采取“飞地”模式利用交通区位好的达上村闲置的小学校舍和操场作为打号村兴号木业公司加工厂及办公区,盈利后每年按纯利润的10%分红给达上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实现了互带效应。同时,充分利用省法院驻村帮扶100万元资金和村“两委”干部自筹6.5万元资金,新建钢架厂房300平方米,搭建60立方米干燥窑,购置蒸汽锅炉1台、立式带锯1台,共计建成占地800多平米的木材加工厂,购买兴阳家园安置点114平方米门面作为产品展示窗口。加工厂每年提供就业岗位40个,临时用工100余人次,群众务工收入70余万元。
三、紧盯销售订单市场化运营。为解决订单和销售问题,通过股东大会决定,由职业经理人引进4名投资人,通过带资金、带设备、带技术入股兴号木业公司,累计入股资金和设备折资共78万元。再利用职业经理人、投资人的市场资源优势,定期外出拉项目、找订单,陆续拿到了加工台、门、办公桌椅、室内装修材料、托盘料、圆木改板、边角料出售等方面的订单。2021年签订供货订单7个,出售加工废料和木板成品若干。通过木材加工项目,村集体经济实现创收237万元。
双谷村位于福泉市金山街道西南部,总人口1166户4436人,现有梨园1万余亩,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金谷福梨”的产地。近年来,村党组织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方式,依托梨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梨膏加工和乡村旅游产业。
一、做大村级实体企业。依托金谷鑫福公司,与农户签订水果销售订单,并提供品种选育、疫病防治等全面技术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50万元,与黔南州三发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金谷鑫福梨膏加工公司,共同开发“梨匠轩”品牌的梨膏,提升“金谷福梨”利用率和品牌价值。农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按照2:2:6比例对纯利润进行分红。2021年共生产7万罐,实现产值420万元,纯收入160万元。
二、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组织开展群众水果种植技术培训,为群众提供信息、科技、管理、品种更新、市场营销、农产品开发、标准化生产各方面服务。2021年,共新增猕猴桃园1000亩,配套林下养鸡5万羽,修建可储存100万斤水果的2000立方冷库,拉长“金谷福梨”的销售期120余天,基本实现“四季有果”的无缝衔接。依托市级国有企业,主动对接市内外各大商超、水果批发市场,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力推动“金谷福梨”走出福泉,带动350户果农1449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
三、打响品牌知名度。借助“古城福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大力开展网络宣传,积极承办《相约》等电视节目,“梨花节”“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等大型活动,大力宣传双谷特色水果及加工制品,全面提升双谷村“金谷福梨”品牌影响力。同时,按照“农村服务社区、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融合发展理念,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市级国有企业签订旅游托管协议,对全村23家农家乐、民宿和700余家生态小院进行规划管理,有效提升双谷国家3A级景区业态和品牌形象。
一、要优化组织模式。坚持村级党组织为引领,合理招引符合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完善股权结构和分成方式,组建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队伍,充实组织力量。
二、要做实产销对接。明确牵头单位负责,积极创建线上、线下展销平台,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供销社等部门单位指导生产、提供产能、打通销路的作用。
三、要打造优势品牌。紧扣市场需求,明确主导产业,大力挖掘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附加值,适当引进新产品丰富产业生态链,积极注册品类商标,打响优势品牌知名度。